CSS伪类与CSS伪元素的区别及由来

关于两者的区别,其实是很古老的问题。但是时至今日,由于各种网络误传以及一些不负责任的书籍误笔,仍然有相当多的人将伪类与伪元素混为一谈,甚至不乏很多CSS老手。早些年刚入行的时候,我自己也被深深误导,因为论坛里的帖子大多不关心这种概念的细微差别,即使有人出来说一句:“这两个是不同的”,也只是被更多的帖子淹没掉而已。所以觉得有必要写下这些我所知的部分,这里着重写的是为什么这两者不同,以及一些平时容易错过的细节。 无论是伪类还是伪元素,都属于CSS选择器的范畴。所以它们的定义可以在CSS标准的选择器章节找到。分别是 CSS2. ...

那些CSS的细节问题(1)

几个月前写了一篇 那些JavaScript的细节问题(1),专记些细微的,古怪的,甚少有用的东西,不过,可以当作茶余饭后的消遣。这次凑了3个CSS的问题,也好给JavaScript那个系列凑个成对。 好了废话不多说了,来看看下面这些或易或难的无聊问题吧~ 1. 指针样式的变化 隐藏或显示带有指针样式的对象后,指针样式会马上改变吗? 文字上很难一言概之。想象一下有两个正方形的div,背景一红一蓝,它们都绝对定位并重叠, ...

不可能的三角形

好久以前画的图了,视觉错觉,其实就是个不可能的形状。以前对这些东西特别着迷,还收集了好多这种图片,不过后来渐渐都忘了放在硬盘的哪个角落了。只有这张自己画的图还好好地保留着。 通常,这种图都是一看而过。如要多想,多半是“不要让错觉蒙蔽了自己的内心”这一类感想。然而在得出“不可能”这样一个武断的结论的时候,思考逻辑已经在最初的分支上屏蔽了更多的可能性。如果硬要我自己给这张图一个感想的话,我想说:“没事画这么一个破三角还扯神马逻辑之类的, ...

闲话注释风格

《一个码农的自我修养》一书花了相当多的篇幅来阐述代码注释的重要性,可见注释真的很重要!好吧,其实没这本书~ 不过,应该没人能质疑注释的重要性,因为没多少人愿意接手和维护一堆纯粹的逻辑符号,虽然个人项目另当别论,但不是每个人的记忆力都能突破天际地记得“原来我曾经写过这样的代码”。所以,我个人对那些写了一堆代码没一句注释的伪牛人是嗤之以鼻的。但写这篇文章的自己可能也是相当的小题大做,其实注释只要是简明清楚,都应该来者不拒,而没必要太注重形式。一个团队还是保持某一种统一的风格比较好,在大框架下的求同存异,每个人也都应该保留适合自己的空间。 ...

久违的PC装机

作为一名硬件爱好者,虽然一直关注各种硬件,却因囊中羞涩甚少真正购买。很多时候都是帮别人配机,过去的几年,特别是在学生时代,总是死抱着性价比不放——需要从牙缝里挤出性能来的时代里,任何一个久玩硬件的玩家都会记得那时电脑城装机的繁荣。 不过时代变了,已经没多少人抱着杂志精挑细选然后跑电脑城去装机。攒机成了过去式,现在的B2C已经足够玩死一票通路商了。不过电脑城的衰弱也不能全怪网络,热情过头的推销和各种欺诈的混杂,使得本来简简单单的攒机变得扑朔迷离。所以现在要么去国美苏宁,贵些,但放心;要么B2C, ...

新主题SkyLiner

几乎每一次的windows系统的更新,都引领着某种设计潮流。Vista让千万网站披上了光彩亮丽的水晶,但现在人们很快觉得有些审美疲劳,于是这几年的设计风格一直在往扁平化方向发展,特别是google的各种UI——就连chrome的图标也被拍得如此之扁,以至于当windows 8即将发布的现在而言,我几乎已经完全习惯了色块在眼前漂浮...于是,即便我的主题iline已经足够简单,但我还是决定继续把它拍扁!结果,就是这个简单到我自己都惊讶的新主题,取名Skyliner。 网站成立3年,我也只用过3个主题。第一个是bito,950宽12号字, ...

Ctrio

中秋节前两天的时候,我说“一个有良心的企业明天应该只上半天班,所以明天请假是不值得滴~”,然后果断没有请假,去上了假期前的最后一天班。但结果那显然是错误的决定...那天下午看着办公室已经过半不见人影的萧条,没有上头的命令却还是不能早撤一分钟! 万般无聊下,只好没事找事。好在自己桌上有一块绘图板,赶紧攥起那支早已遗忘的不知道还有没有电的压感笔,接上绘图板就是一阵乱画...黎明假期的诱惑真让人癫狂,不过我怎么都找不回以前画图的感觉,只是漫无目的地抽搐着自己的手臂,在电脑屏幕上反反复复罢了。 但后来我还是找到了方向——公司不放假, ...

陶笛曲谱制作工具 ver 2.0

大概是1年半以前,心血来潮地买了一只陶笛,有事没事就练习吹奏那首悠扬的宗次郎的曲子——《故乡的原风景》。然后等我从杭州回到上海,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份热情显然是降温了。虽然觉得有点可惜,但我相信终有一天,自己还是会拾起它。 与自己的陶笛被闲置不同,那时我制作的陶笛曲谱制作工具却一直在网上流传并一直被人使用着,还经常有人发来邮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改进建议。谢谢各位网友的热心,但自从第一个版本出现直到今天1年半的时间里我没有做过任何更新,对此我非常惭愧。也许有诸多理由但我想时间挤挤总还是有的:) 现在,我第一次更新,幅度相当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