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坑机械键盘

对于整天敲着键盘混口饭吃的人来说,键盘的重要性比想象的要更为重要。5年前,这个领域还远不如现在这么活跃,但在过去的2015年则成了名副其实的机械键盘之年。然后我也是在去年正式入坑,赶上了这趟坑爹的流行列车。

不管怎么说,机械键盘还是很贵的,所以在没有尝试的情况下我也不会断然下手。第一次试的是同事的不知名国产品牌青轴,一上手就让我想起来自己初中时代奔腾2代那会的电脑打字课!不得不说人身体的记忆真的远强过头脑,就好象学会了骑自行车,50年不骑依然可以骑的很顺畅一样。当下就决定要买买买了。

然后第一把买了把国产青轴,策略和我买单反差不多,跳过中端,要么残副最低档配定焦,要么就上全副。策略其实还可以,但我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使用习惯。常年用窄边框键盘养成了一种靠边框定位键位的习惯,出于价格因素我买的键盘边框有点非主流,然后我就一直按错键...但我对于国产轴体(比如这次用的高特轴)还是持肯定态度的。然后,我把这把键盘拆掉了,仅仅留下了键帽和轴体,PCB钢板以及外壳就扔掉了。

之后很快就有了第二把键盘,酷冷XT茶

其实手感方面一开始我更认可青轴的,不过由于第一把高特青轴的噪音水平比较高,而我敲击键盘的速度和力量都算是中上,所以很快引来了同事的投诉,迫于压力只好买把茶轴凑合一下。起初键盘一到手,感觉茶轴和薄膜键盘真的很像,但这显然又是我的错觉。实际上在后来试过更多轴体之后,茶轴是我认为最适合日常使用的。

然后双十一又来了第三把键盘,酷冷XT红

怎么说我也算是个游戏玩家,虽然近年来玩的确实不多,但没体验过红轴总会感觉有些遗憾,更何况还是大多数人公认的退烧轴。红轴到手感觉很普通,因为没有段落感第一感觉和薄膜还是明显区别开了——所以上手最惊艳的果然还是非青轴莫属。这把XT红后来被我拿回家使用,偶尔玩起游戏来确实很不错,轻盈,反应迅速。不过像我这种从小键盘是从打字机过渡而来的人,对那种回馈感还是及其看重,所以无段落感的红轴最后还是被我出给同事。

期间同事也更新了一些键盘,我用了F茶忍者2,F青圣手1,樱桃2.0黑、红、青,樱桃3494红、青。感觉Filco作为信仰确实还是名副其实的。特别是忍者侧刻,键帽手感真是舒服,按在上面写的东西有种不想放下的感觉:)

只是Filco还是太贵了,够买2把XT,而且我认为虽然XT不能称之为半价Filco,但在这个价位上,XT的做工和手感还是可圈可点,性价比还是不错的,可惜没有侧刻,而换键帽成本也不低。然后一度纠结是否要买一把XT青,但这段时间又爆出青轴臭轴(轴不清脆)的问题,想想还是算了。

不过始终觉得自己要有一把青轴,然后看到第一把被我拆掉的键盘零件,不如物尽其用自己组吧。每次看人家组出来的或漂亮或非主流的客制化键盘心中还是有点小期待的。再说,连客制化都没玩过怎么能好意思说自己烧机械键盘呢?

然后就开始买配件了,一切都按照最省钱的方案进行。虽然拆下来的高特轴手感相比樱桃还是要差很多,具体就是樱桃青的段落感更为流畅噪音也更小,而高特手感显得极为粗旷噪音更是惊人。但出于成本考虑还是直接用剩下的零件:轴体和键帽。之后还剩下的外壳,PCB电路板,卫星轴以及定位钢板(我觉得就青轴而言钢板是必须的),USB数据线什么的随便找一根就行了,能省则省嘛。

收到零件那会还是很激动,可能是自己好久不做手工活而突然蹦出个机会那种期待感。

组的过程没有什么问题,因为机械键盘的结构还是相对简单的。GH60只有61个键,所以组装还算便捷。个人感觉灯什么的没多大意思,所以没装,另外觉得外观上还是poker2比较好看,所以买的是poker2的外壳(poker3 的悬浮键帽设计看似新潮,但多看真的不耐看)。总之,GH60相当可爱!这篇文章就是出自这把GH60自组键盘。

个人在对大键是极为偏向平衡杆的,因为摸过好几把卫星轴,感觉是肉的不行。不过这把自组键盘卫星轴倒是出乎意料还算干脆,可见卫星轴调教的好虽然赶不上平衡杆,但也不至于太肉到没法用的地步。

我的键盘目前到此为止了,一把XT茶在工作中使用,另一把自组GH60青轴放在家里打字用——毕竟光打字的话60%也确实足够用了。

最后说一下个人对于樱桃4轴的感受。青轴最脆,在我心里地位最高,但不是很适合长期用。茶轴初感很像薄膜,但其实和薄膜还是完全不同,最适合日常使用和码字,越用越喜欢。红轴游戏性比较好,打字我感觉太飘了,不踏实。黑轴永久了有些累人,指力大的人可以考虑。

BGM @ Counting Stars by Simply Th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