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悲观的乐观主义者,我一直这么想。所以当有人说我的表现一直都很消极的时候,我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的。要改变一个人很难,哪怕是自己改变自己。 于是怀揣着各种企图我离开上海到杭州,渐渐自己都分不清哪个理由更加重要些。一直这么混乱地生活,其实也没觉得哪里不好,因为混乱才是最为包容的状态,并且这么一路走来,只是过程中偶见颓废和停滞。那些天我和室友说,我来杭州只为了两个目的,一个是找自己,另一个是找自己想要什么。室友说目标太抽象,不容易达到,一方面我觉得他说的很对,另一方面仍然固执地想要维持自己的混乱。 我究竟是因为已经混乱的结果,而去守护混乱的过程?还是因为混乱的过程中闪现的若有若无的寻求改善的企图,暗示着我尚未混乱的完全?嘛,都先放一边去吧。 来到杭州后是忙碌的,和自己想的相差无几,这也是我想要的东西。…
第一个在异地他乡度过的中秋,假期第一天和同事一起把家挪了个地方,真的是大工程呵。一直搞到晚上9点,然后我们在新租的房子里,围在一起吃丰盛的火锅晚餐,感觉真的很好:) 于是假期的最后,打算记录点什么。 新建日志的时候才发觉后台已经有好多篇未完成的草稿了: CSS定位机制之二:浮动 HTML5 - canvas的那些事 word-wrap导致的li额外间隙 浮躁的年代 真与伪与真与美 读《前车可鉴——西方思想文化的兴衰》 3篇和前端开发有关,2篇随笔,以及1篇书评,比例保持的还算不错~ 但是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么多草稿,仔细想想就发觉自己现在整块的时间并不多,自己思考和研究的时间相对从前变得分散了许多。这和工作和生活都有关系。曾经看到有人说自己工作量下降导致的副作用就是博客的量产。…
反思,其实是一件很劳累的事。反思的深度、广度和粒度,每个人也都不尽相同。记得大学西哲课时老师再三要我们记住反思。我想我当时是明白了的,不过时间一长却又淡忘了。现在能想起来,完全是因为在现在公司的思维的一种转变。 我们似乎天生理解反思的意思,至少从这点看来,反思反思本身似乎是没有必要的。但是我仍然比较喜欢洛克的解释,即,反思是人心对自身活动的注意和知觉。就是对自己言行的清晰的意识。 这也是为什么反思是一件劳累的事了。当回想着已经发生的言行、事件,我们能从中得到很多。自己为什么要那么说?又为什么要那样做?随便问上几个自己的目的,随意追溯几个自己的企图,坦白地面对就会发觉自身诸多的自私,就会发觉,语言作为抬高以及贬低的工具,发挥得是如何的淋漓精致! 不断为了自己的言行索求何为,…
曾经,或者说很久以前,有个人对着我说,不要为了一棵树,而放弃了一片森林。独自坐在阳台上晒太阳的时候突然就这么想起了。然而即使过了这么多年,我仍然对此无法认同。唯一让我看清的就是自己对于不同信仰所带来的结果的后知后觉,在或许当初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和那个人的不同。 放弃了一棵树,便会拥有一片森林么?从结果来说,原本就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啊,你只能拥有一棵树,即使在你的面前有一片森林,你也只能拥有一棵。也许可以选择,但是充其量也只是从一棵树换到了另一棵。把结果说成“一片森林”这么夸扩,实在没什么意思。 也许只是一种比喻,但是,放弃一棵树,就会有森林出现?人啊,你确定那不是海市蜃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