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 Sword Wang's Blog
清除浮动对于任何CSSer来说都是基本中的基本,但我不愿称其为基础,因为最近我浏览网页看到各种充斥的清除浮动的方法后,才彻底明白,虽然各种方法被大量的使用,却甚为混乱。最糟糕的是很多有问题的流传版本的搜索排名都非常靠前,用神大人的话说就是:“错误的知识是毫无意义的”。 然而,坊间流传的很多方法其实也称不上错误,而只是有些偏差而已——往往使用中不会出现问题,但是严格地说,它们是不准确的,难道我们搞技术的不应该严谨一点么?于是,怀着一种略显复杂的心情,试图用我所知道的来“再谈” ...
最近有空可以让我静下心来看看各种代码,function与感叹号的频繁出现,让我回想起2个月前我回杭州最后参加团队会议的时候,@西子剑影抛出的一样的问题:如果在function之前加上感叹号 (!) 会怎么样?比如下面的代码: !function(){alert('iifksp')}() // true 在控制台运行后得到的值时true,为什么是true这很容易理解,因为这个匿名函数没有返回值,默认返回的就是undefined,求反的结果很自然的就是true。所以问题并不在于结果值,而是在于,为什么求反操作能够让一个匿名函数的自调变的合法? 平时我们可能对添加括号来调用匿名函数的方式更为习惯: ...
前段时间我的主板突然罢工,我也被迫拆开很久不关心的主机箱,清了灰尘,买了块2手的主板给换上。其间折腾了很久,恍惚自己回到了过去热衷DIY的时候,没事拆着电脑,折腾下各种硬件,改装下散热小小超频一把然后自顾自的在一边满足的打着游戏,不过往日已逝,大概算了下,居然也已经至少10年了。 10年间,改变当真是似有而无——消逝了很多细节,但电脑还是电脑,PC毫无变化。如今还有多少人记得电源数据线红对红、黑对黑的规则?各种防呆接口早就已经让插错线烧掉配件的事无从谈起。 ...
我们对 inline-block 并不陌生,在工作中经常会碰到类似的应用,比如 list 的居中,比如各种 gallery 的列表展示,细小到可能只是一个段落里的一个元素,大到也许是整个的布局,都可以见到。 引用怿飞的 display:inline-block的深入理解 ,对于其中已经提到的这里不再冗叙。这篇文章里,我试图谈论的是网络上对于 inline-block ...
有关PNG的压缩和优化的主题其实也算是前端相当常见的部分,只是当前端把大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代码上面的时候,往往总是忽视对于图片的很多效果立竿见影的优化,而之所以这里主要说的是PNG,是因为相比JPG和GIF,PNG有更多压缩的空间。 写此文的契机是前端时间正好回顾了一篇 sitepoint 上的老文,《PNG8 – The Clear Winner》,主要讲述如何使用fireworks创建和利用PNG8的半透明,并兼容老浏览器如IE6-。虽然这篇文章和本文并没有任何关系,却让我回想起一些渐渐被遗忘的知识,作为一个coder的不断coding中渐渐忽视的问题——PNG压缩。 压缩过程毫无技术性, ...
虽然不搞PS和网页设计很久了,不过过往几年的各种有关PS的积累却还是在那里慢慢生锈。既然以后估计不会在用到,那么共享出来给有用的人最好不过了。本文主要是一些链接,关于PS的各种笔刷——在网页设计里,我觉得笔刷的重要程度仅次于灰度、渐变和阴影,不论是用以表现纹理,还是做必要的修饰,甚至仅仅只是浅到看不清的底纹,即使是细微之处都让设计看起来更浑然一体。 当然笔刷虽然强大,但实际上,可能平时收藏了很多,到时候基本自己也忘记自己有些什么,也就更加谈不上去用了。所以有一个分门别类的网站就显得更加重要。下面列举的这些网站是我以前经常查看的, ...
在我做出第一枚木戒之前,我从未怀疑过自己能不能做到并做好。于是当我用桃木做出第一枚戒指的时候,理所当然的写了一篇以木为戒。不过后来我做第二枚戒指时把桃木换成了紫光檀,情况就一下变的截然不同了。 桃木相对而言确实松软许多,气干密度仅紫光檀的一半。硬度的上升带来的难度提升如此显著,以至于一开始自己没能好好把握而导致了数次失败的结果。不过好在慢慢熟悉了紫光檀的质地,最后还是在磕磕碰碰里完成了——这样的相对艰辛的过程比起之前的一帆风顺来,使得成品更加有意义。 紫光檀确实相当硬,气干密度1.4,如水即沉,算是我木工生涯遇到最坚硬的木材。入刀感和平时自己的篆刻用的青田石差不多. ...
IE的透明滤镜bug算的上是IE为数众多bug里的不起眼的角色,直到之前我确实的遇到了它,我想我根本不会去关注非标准的IE滤镜带来的各种问题。这个bug的表现非常的直观,filter透明度渐变后,图片的某些点变成了透明的了!比如如果这个时候背景是白的,就是白色的噪点。这在banner切换时表现的非常明显——渐变是产生噪点,渐变完成后噪点也会一直残留: 这个Bug在IE6 7 8里都存在,实际上只要使用了透明滤镜就会表现出来,并且非常有趣的是,它只对一种颜色值有反应:#02050a 为什么是这个颜色?恐怕只有微软才知道。 ...